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工作动态 >> 正文

【淮海晚报】52载园丁情


[发表时间]:2019-09-09  作者:  审核人:

【淮海晚报】52载园丁情

——献给第35个教师节

 

核心提示

金秋九月,夹着桂花的香甜,迎来了我国的第35个教师节。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愿意终生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,从事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——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。因为我的教师情结,源于党的教育和人民的培养。

从我班上走出的有淮安的第一位世界冠军邵震中,有北京航空航天中心的钟东超大校,有天文学家黄迎雷教授,大理大学的汲安庆教授,徐州医大的刘彦群教授……而更多的是中小学校长、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、教导主任和一线老师。我为他们曾经是我的学生而感到幸福和光荣!

 

奖状  引导我走上终身从教的道路

金秋九月,夹着桂花的香甜,迎来了我国的第35个教师节。

教师节,寄托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嘱托;教师节,凝结着人民对教师的尊崇和厚望。我作为与共和国同行的老教师,深深地体会到,双肩承担的是民族的希望,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。

新中国成立之初,国家一穷二白,全国不识字的人口在80%以上。1955年,毛主席发出了扫盲运动的号召,1957年,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扫盲运动。

那年,我读初二,扬州团市委组织我班到扬州凤凰街道去扫盲,历时五个月,我热心地教学,先后有九名妇女脱盲。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扫盲成果,使我成为了“扫盲模范”。那一年,我刚满十二岁。这一张奖状,在我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——一辈子当一名老师,把知识和力量献给新中国。

不忘初心,怀揣理想。1962年,我考取了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,立志一辈子当好数学老师。

1967年,大学毕业的我,选择了淮安作为我的第二故乡,把满腔的热情和丰厚的知识,奉献给周总理的故乡。真可谓“三尺讲台迎冬夏,一支粉笔写春秋”。

扎根淮安,把自己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。“粉笔生涯知乐趣,台灯备课见精神”。52年中,我认真备课,认真上课,共上了两万多节课,一课不懈。我的数学课以讲解通俗、深入浅出,思维力度大而见长,以板书工整、绘图准确美观而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。我被学校多次评为“优秀教师”、“优秀班主任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
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,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。52年来,我从未离开过心爱的讲台。从我班上走出的有淮安的第一位世界冠军邵震中,有北京航空航天中心的钟东超大校,有天文学家黄迎雷教授,大理大学的汲安庆教授,徐州医大的教授刘彦群、郑波、李植淮、孙爱华、李文浩……而更多的是中小学校长、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、教导主任和一线老师,我为他们曾经是我的学生而感到幸福和光荣。

园丁   培桃育李四十载,披星戴月染鬓霜

1977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,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了,这一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,恢复了高考,给年轻人带来一片生机。这时,我正在淮安师范教数学专业班、数学大专班的《高等数学》和《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》,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学习,我给他们搞《数学电视讲座》和《每日一题》黑板报,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。

1980年,国家肯定了民办教师的历史作用,了解了他们生活的疾苦,要求把占有全国教师总数20%的农村民办教师减少到14%,这6%的民办教师通过考试等正规渠道择优录取到各地(市)的师范学校,毕业后成为正式教师。这期间,我担任两个民办教师班的数学课教学。当时,学校校风端正,教风认真,学风刻苦,为淮阴地区培养了大批的教学骨干,许多人后来当上了中小学校长。

2000年,原淮阴师范学校并入淮阴师范学院,我在数学系任教《高等数学》《线性代数》和《概率论》等课程。2001年8月,我被省人事厅获准,具备副教授资格,直到我在2005年退休。

2004年,我在《六十抒怀》中写道:

黄花艳丽叶留香,

花甲之年人倍忙。

培桃训李融盛事,

披星戴月染鬓霜。

红心浇灌花万朵,

汗水栽培志万方。

立志人间寻乐趣,

甘为禹甸育栋梁。

老骥  退而不休,发挥知识专长和教学优势

我退休后,应聘兼教《高等数学》课程,我先后在淮阴工学院、食品学院、信息学院、财经学院任教,几乎淮安的所有高校都聘用过我。其中在江苏食品学院,一教就是十年,从教《高等数学》到教《书法》,后来又担任该校的督导,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称赞。

我还为小学教师培训粉笔字,主要在徐杨小学、新区实小、富士康实小、洪泽高良涧小学、万集小学等,我把自己书写粉笔字的技能,教给年轻的小学老师。我还担任富士康实验小学的督学,并在其中努力工作。

2007—2010年,我四次被省考试院抽调,参加自学考试的命题、审核、校对等工作,与其他高校的老师们合力做好这项重要工作。

2011年,我又一次被淮阴师范学院党委表彰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“老马自知夕阳晚,不用扬鞭自奋蹄”。我在退休后,把自己的生活知识、教学经验、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,写出稿件,发表于报端。“我以我笔写我心”,把我对党对祖国的爱,对学生的爱,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写进文章里,流淌在字里行间。2014年整理成册,在新加坡出版,书名《人生处处是起点》。70岁那年的元旦写诗一首:

甘做园丁心里甜,

清贫服务五十年。

讲台育就花万朵,

教案凝成文百篇。

三寸饶舌读定义,

一支粉笔写忠贤。

寒来暑去迎风雨,

苦尽甘来乐九天。

春蚕  三尺讲台话人生,一支粉笔秀精彩

我的学生、沭阳县教育局教科室主任魏良亚给我发来他为我写的诗:

园内耕耘五十载,

两袖清风亦乐哉。

三尺讲台话人生,

一支粉笔秀精彩。

弟子三千同拥戴,

恩师教诲润胸怀。

吾辈自当共图强,

随师同迎新时代。

学生杨科写的《我的老师马家华》发表在宿迁日报上,感恩我治学严谨,身正为范,有仁爱的教育理念,敦厚的人格魅力,敏捷的数学思维,不忘初心的奉献。

学生丁宪曾,退休前是淮安广播电视台副台长,送给我的匾额上写道:

执教何畏岁月寒,

终身无悔爱淮安。

童颜鹤发人未老,

滋桃育李似春蚕。

丹心一片园丁曲,

汗水浇铸栋梁坚。

老骥伏枥豪情壮,

誉满江淮交口赞。

学生冯梅写五绝道:

帅哥丰姿俏,

白发将花雕。

为党放光热,

辉煌业绩骄。

70岁后,我主要在淮阴老年大学教书法,为淮阴师院的外语系、政治系、生化系、地理系作书法讲座,培训学生的毛笔字。上学期期末,酷暑炎热,我为城环学院的师范生培训粉笔字,连续五天。每堂课,我都提前一小时到教室,为同学逐一辅导,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,受到院长的表扬。我还主动要求把原来的代课金200元/节降至50元/节,并在我居住的“淮师文华苑”小区,开办免费的书法班,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做一些事。《淮海晚报》发表了记者的跟踪采访和报道,题目为《教数学,也教书法。73岁老教师五十年不下讲台》和《免费书法班》。

如今,我已经74岁了。我在教学工作之余,读书和写字两件大事必不可少,我告诉年轻人和我的子孙们,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,写字是门槛最低的高贵。我希望自己加强“学习强国”的学习,努力工作,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最大的努力。

谨以此文献给我国的第35个教师节。

 

马家华:“甘做园丁五十年,一生清贫自觉甜。”

马老师的板书

马家华出版的《人生处处是起点》

 

 

刊播媒体:淮海晚报刊播时间:2019年9月8日作者:马家华

媒体链接:http://szb.hynews.net/haby/hhwb/pc/content/201909/08/content_66939.html